皮脂膜的生物学定义和作用
来源: | 作者:美肌学塾 | 发布时间: 2019-07-10 | 41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之前的篇章中已经讲解了皮脂大部分由皮脂腺分泌,小部分在表皮细胞角化过程中形成,总称为润泽脂质,主要由角鲨烯(12%)、蜡脂(26%)、甘油三酯(57.5%、胆固醇酯(3.0%、和胆固醇(1.5%构成,青春期皮肤表面的脂质很少有角鲨烯和蜡脂,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这些润泽皮脂与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覆盖于皮肤表面的一层透明的弱酸性薄膜称为“皮脂膜”,又称为水脂膜、脂化膜等。


皮脂膜中的水分来自汗腺分泌和透表皮的水分蒸发,脂类来自皮脂腺的分泌产物,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表皮代谢产物、无机盐等。其中脂类属于游离性脂类,由皮脂腺细胞以全浆分泌并分布于皮肤表面。

皮脂膜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皮肤屏障结构的最外层防线,皮脂膜的屏障主要作用为:

(1)抑制微生物繁殖:皮脂膜参与皮肤表面的PH形成使皮肤表面偏酸性以及皮脂膜中本身含有的游离脂肪酸可以抑制皮肤表面微生物的繁殖。

青春期,皮脂排泄增多,头部白可自愈,而皮脂少的部位易罹患皮肤菌病如汗曓状手、足癣。

(2)水屏障:皮脂膜中的脂类可以锁住水分,阻止真皮营养物质、保湿因子、水分流失或蒸发。

(3)润泽性:皮脂膜是由皮脂和水分乳化而成,其脂质部分有效滋润皮肤和毛发,赋予皮肤和毛发以润滑性和弹性;皮脂膜中的水分可使皮肤保持一定的湿润,防止干裂。

皮脂膜作为润滑剂有两大效果:物理的润滑性、摩擦性和延伸展性,保持角质层适宜的水合状态。

(4)抵御紫外线:皮脂膜内的角鲨烯具有防晒作用。

(5)保护:防御有害物质的侵入。皮脂又为热的不良导体而有保温防寒效果。


过度清洁面部或者使用去油脂能力强的洁面用会除去皮肤表层的皮脂,但也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屏障,造成皮肤干燥和透皮水分丢失增加,肌肤很容易由细腻变得粗糙、干涩紧绷或其他皮肤症状。

另外老年人由于皮脂腺萎缩,婴幼儿由于皮脂腺发育尚不完善,皮脂分泌减少,皮肤也容易干燥。

当脂质成分的数量和组成比例发生变化时,也会影响皮肤的屏障结构。


通过添加类似皮脂成分的保湿剂乳液或面霜可以恢复润滑皮肤的作用,也有利于修复受损的皮肤表面屏障结构。

※关于本网站内的全部内容、信息,我们尽可能刊登正确的信息,但不一定保证其完全地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最新性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因本网站内的信息所遭受的任何损失都不承担责任,请您谅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