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的外包装,你看懂了哪些?
来源: | 作者:美肌讲堂 | 发布时间: 2020-04-09 | 3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月的天气已经渐渐变热,随着温度升高的,还有紫外线的照射量增多。

特别是肌肤经过适应紫外线照射量相对少的冬季过渡期,在紫外线量增多的春季,更是要注意防晒。

如果您还在想「为什么要防晒」这个问题,请查阅……。

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很多人可能还是待在家中,但是不要认为「不见太阳不防晒」。

这样的想法,很可能让您的肌肤在不知不觉间就被晒伤、晒干、晒黑、晒老!

这看不见的紫外线是一年四季都存在,只是照射量减少或者增多。

也别以为天天戴口罩,简单涂了带防晒功能的隔离就好,如果不擦防晒产品,紫外线照样让人变黑、变老不停歇。

然而,更令人头大的是,明明每天兢兢业业涂防晒了,出去浪一圈还是被晒黑……

跟风种草的防晒品用在自己脸上不是上妆不服贴,就是拔干或者粘腻……

那么,防晒产品到底要怎么挑选呢?首先要学会看懂外包装!

先看懂防晒产品外包装上的标注

一般防晒产品上面都会有SPF、PA两个标识,也是很多人挑选产品时主要的选择标准。

SPF和PA的后面数字或者符号表示这个防晒产品的防晒能力。

不能提供足够防晒力的防晒产品,没什么可言的。

所以,挑防晒时,第一反应就是看证明防晒力的各种标注。比如大家熟悉的 SPF 和 PA。


➊ SPF

SPF 表示防御中波紫外线 UVB (波长280~320nm)的能力。

这实际上是一个比值,指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量(MED),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 MED 的比值。

简而言之,数值越高,皮肤抵抗紫外线中UVB「肆虐」的时间就越长。

这个「肆虐」主要指的就是 UVB 所造成的晒伤,例如干燥、脱皮、红斑,甚至起水疱等皮肤问题。


➋ PA 、PPD 等同类标注

PA 、PPD 或者带圈的 UVA,都是表示防御长波紫外线 UVA (波长320~400nm)能力的标注,只是不同国家标注习惯不同。

比如,相比大家熟悉的 PA表示,在欧美普遍使用PPD(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做标注,数值越高,防御UVA能力越强。

一般PA最高为++++,而PPD根据不同的国家,后面的数值有的最高为8,有的却能高达38。


UVA / UVB 以及其对应的对皮肤损伤

看懂这类标注很重要。毕竟,长波 UVA 的穿透力很强(特别是波段在 340~400 nm 的 UVA1)。

它能穿透普通玻璃和织物,深入真皮层,导致皮肤光老化,引起细纹、色素、松弛、下垂,甚至还是诱导皮肤癌的「元凶」。

在春夏季节,日常出行时,就建议选择 SPF 不小于 30、 PA+++ 的防晒;若是在夏天紫外线照射量大,或呆在没有遮蔽的户外如海边时,那就一定要用 SPF 50+ 、PA++++ 的防晒了。

➌ 广谱防晒

SPF 和 PA 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对于「广谱防晒」可能会感到陌生。

其实,「广谱防晒」四个字,就等于实打实的全波段防护。

由于标注「广谱防晒」的「门槛」较高,只有当防晒产品的 CW 值 ≥ 370 nm 时,才可标识。

这就意味着,连波段最长、穿透力最强的 UVA1也能防护。

看懂标注后再挑选,就能迅速知道,手中防晒用品的「防晒力」是不是到位了。

当然,防晒系数越高,对肌肤的刺激性相对越大,所以建议根据日常计划,提前使用对应的防晒用品。

看懂包装上的防晒成分

如果想要在如大海的防晒用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那支「良品」,也得看懂常见的各类防晒剂成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➊ 二氧化钛

作为常见的、典型的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就像是一个致密的「金钟罩」,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均匀保护层,反射、折射或散射而不是掉紫外线,从而保护皮肤,对皮肤的伤害较小。

所以,很多儿童防晒霜都以这个成分为主。

➋ 肉桂酸酯类

化学防晒剂的优点就在于质地轻薄、易于涂抹。其中,肉桂酸酯类经典又常见。

一般而言,肉桂酸酯类能同时吸收 UVA 和 UVB,防晒力也不错。

➌ Tinosorb S

同属化学性防晒剂,和肉桂酸酯类相比,Tinosorb S 就不一样了。

它是广谱化学防晒剂,稳定性又高,还不刺激皮肤。在防晒剂中,绝对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同学」。

➍ 生物防晒剂

除了物理和化学防晒剂外,生物剂也不会「缺席」。

重点在防晒抗老的人,可以关注一下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维生素C外用能减少紫外线(UV)所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等,从长远来看,有预防光老化的作用。

毕竟,防晒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抗老。

当然,除了物化生防晒外,还有现在新趋势的复合配方

复合配方中加入了上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防晒剂,以及一些活性养肤成分,采用高科技工艺进行复合配方的防晒产品,既能提升防晒能力和稳定性,还能养护肌肤。


现在,为了更安全、有效地满足更多人对舒适肤感的防晒用品的需求,成分配方这门科学,也越来越复杂。

除了一眼就能识别的防晒系数,能看懂包装背面的成分表,对于根据自己肤质的状态选择合适的防晒用品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本网站内的全部内容、信息,我们尽可能刊登正确的信息,但不一定保证其完全地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最新性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因本网站内的信息所遭受的任何损失都不承担责任,请您谅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