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分类、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储藏铁和机能铁的区别
来源: | 作者:营养管理 | 发布时间: 2020-04-12 | 563 次浏览 | 分享到:
按照在身体内的吸收机制与途径的不同,一般把食物中的铁分为两类,即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禽畜红肉等动物性食物中;而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蔬菜、谷物、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

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区别


身体里的铁大致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

血红素铁是指在被称为卟啉(porphyrin)的蛋白质的中心含有铁的化合物,该中心的铁是血红素铁。

不被这个称为卟啉蛋白质包围的铁是非血红铁(无机铁)。

小肠中存在着为了吸收这种血红素铁的血红素受体,通过被受体吸收,血红素铁被有效地吸收。因此,血红素铁的吸收效率是非血红素铁的5 ~ 10倍

吸收率有差异


按照上述的,血红素铁由于有专用的血红素受体而吸收率高的特点,但由于非血红素铁没有受容体,所以非血红素铁中含有很多三价铁首先必须被还原成容易吸收的二价铁

这是在小肠粘膜细胞中存在的十二指肠细胞色素(duodenal cytochrome b(Dcytb))还原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成为二价铁的铁离子与小肠上皮细胞中的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DMT1 - 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结合并被吸收。

直接被吸收的血红素铁和需要经过这样的转换路径的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有差异。

什么是铁离子?


铁的元素记号是Fe,铁离子的二价铁和三价铁分别标记为Fe++、Fe++等。

那么离子到底是什么呢?原子是具有相同数量的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因此使其呈电中性。

如果其中电子的一部分被释放出去,由于其部分负电荷电子减少,所以整个原子呈正离子倾向。

相反的,如果接受了负电子,其负电荷电子增加,原子变成负离子。

像这样的电子过度转移,电子的数量和质子的数量出现差异的东西叫做离子。

电子转移的数量被称为价数,铁离子中的二价铁是释放出两个电子的二价铁离子,三价铁是释放出三个电子的三价铁离子。

关于离子,在氧化、还原中详细地解说了。

关于铁的体内分布和储藏铁、机能铁


铁在体内的70%存在于红血球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中。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

此外,也存在肌肉内储存氧的肌红蛋白(myoglobin)和铁转运蛋白质中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细胞呼吸酶(细胞色素(cytochrome)、过氧化氢酶(catal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等各种酶的组成成分。

这些都是维持生命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称为机能铁

另外27%的铁作为铁蛋白(Ferritin)和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储存在肝脏、脾脏、骨髓等处。这个叫做储藏铁。

含铁血黄素是铁蛋白的凝集体,铁蛋白可以被立即动用,而含铁血黄素不能被立即动用。

储存铁在必要时会被释放到血清中。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过氧化氢酶内的铁主要作为二价铁存在,而转铁蛋白、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内的铁主要作为三价铁存在。

成年男子(75㎏)和成人女子(55㎏)在人体内铁的分布比率,以下。


储存铁、机能铁和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的关系


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内含有的储存铁主要是与不具有血红素结构的蛋白质结合的非血红素铁

另一方面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内所含的铁由于可以与具有血红素结构的蛋白质结合,因此这些机能铁血红素铁

缺铁时从储藏铁中消耗


铁缺乏时首先从储存铁中消耗,维持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组成成分的机能铁的含量。

由于要维持血红蛋白中的铁,所以这个时候会出现贫血症状等。

如果铁缺乏症持续,储存铁见底,首先会使用血清中的铁,如果进一步血清中的铁见底,最终机能铁会减少。

其结果是血红蛋白的量也减少,出现各种铁缺乏症。

关于铁的缺乏,在铁缺乏症·过剩症中有解说。
※关于本网站内的全部内容、信息,我们尽可能刊登正确的信息,但不一定保证其完全地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最新性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因本网站内的信息所遭受的任何损失都不承担责任,请您谅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