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
来源: | 作者:美肌学塾 | 发布时间: 2019-10-04 | 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外分泌腺(小汗腺)和顶浆分泌腺(大汗腺)两种。

汗腺的结构与分布

外分泌腺分泌广泛,除唇红缘、鼓膜、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阴蒂及甲床外,外分泌腺遍布全身。

外分泌腺的分布因部位和遗传而有差别,尤其在手掌、足底、腋下、腹股沟最多,其次为头皮、躯干和四肢的皮肤。

它由腺体和导管组成,腺体末端卷曲成团,位于真皮层网状层和皮下组织内,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成人皮肤外分泌腺总数在200万以上,平均130个/cm2,掌跖部可达620个/ cm2。

顶浆分泌腺是皮肤中的一种特别的腺体,能够产生特殊的分泌物,其腺体分泌部位的直径比外分泌腺约大10倍。

顶浆分泌腺外胚胎3.~4个月时发生,开始遍布于全身的大部分皮肤中,但自胚胎第5个月起陆续消失,仅存在于腋下、肚脐、乳晕、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偶见于面部、头皮和躯干皮肤中。

此外,外耳道的耵聍腺、眼睑的睑板腺以及乳晕的乳轮腺属于此腺的变型。顶浆分泌腺出生时虽可见,但在青春期才开始发育。腺体由腺细胞、肌上皮细胞、基底膜带所构成。

大多数顶浆分泌腺的导管开口于毛囊漏斗部,少部分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汗液的形成、排泄及功能

汗液的形成:控制汗腺的主要交感神经是胆碱能的,肾上腺能神经及肾上腺能药物也可以刺激汗腺的分泌活动,但在正常控制中的作用很少或几乎没有。

外分泌腺的胆碱能纤维可以直接接受皮肤及外界温度变化的刺激,引起反射性排汗增加,这种出汗称为直接性排汗。
※关于本网站内的全部内容、信息,我们尽可能刊登正确的信息,但不一定保证其完全地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最新性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因本网站内的信息所遭受的任何损失都不承担责任,请您谅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