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肌讲堂
手工爱好
健康管理
母婴儿童
其他
皮肤的生物学结构详解
来源:
|
作者:
美肌学塾
|
发布时间:
2019-10-05
|
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被覆盖于整个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既是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重要器官,又是人体美的主要载体。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除毛发、甲、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外,还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肌肉调节。
成人皮肤体表总面积为1.5~2.0m2,表皮与真皮的重量约占人体总重量的5%,若包含皮下组织可达体重的16%,皮肤的厚度随年龄、部位而异。
而为了达到美肌的目标,首先好好理解皮肤的生物学构造与机能是很重要的。
1、表皮层
表皮位于皮肤的最外层,它直接体现出皮肤的外观及健康状态,并赋予了皮肤的质感,参与皮肤的保湿和肤色的形成,是皮肤美容的重要载体。
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构成,其间含有不同种类的树枝状细胞,如黑素细胞(melanocyte)、朗格
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和麦克尔细胞(Merkel cell)
,厚薄因所在部位而不同。
根据角质形成细胞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将表皮由外向内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其中,对表皮最大的作用是主要通过角质层起到屏障作用。
角质层的表面,也就是皮肤表面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角化细胞产生的脂类和汗腺分泌的汗水混合而成的皮脂膜所覆盖。
同时,在表皮常在菌的作用下,保持pH值4.5 ~ 6.0的弱酸性,从而维持健康的肌肤。
另外,包裹角质细胞的细胞膜膜CE和表皮角质层细胞之间相互粘合的连接桥粒也支持屏障功能。
如果皮肤屏障功能显著下降,皮肤可能会变得敏感,甚至引发皮肤病。
因此,角质层的保护功能的正确发挥对皮肤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皮肤的肌理、肌肤的光泽、肌肤的透明感等都与表皮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2、真皮层
真皮是存在于表皮下部的构造,表皮和真皮由基膜隔开。在解剖学上采用以下阐述的三层结构:
乳头层(papillary layer):
位于真皮浅部,与表皮的基底层紧密相连,由大量的结缔组织形成真皮乳头,突向表皮基底层,形成波浪状的接触面。纤维成分纤细、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感觉神经末梢,细胞等成分。
乳头下层(subpapillary layer):
乳头层正下方的部分,成分与乳头层相同。
网状层(reticular layer):
占据真皮的大部分,纤维成分密集。下方与皮下脂肪组织接触,到处都是血管、神经。
真皮厚度约为表皮的15 ~ 40倍(平均1 ~ 2mm),最厚的是背部(3mm),最薄的是眼皮(0.6mm以下)和耳垂。手背和脚背真皮也很薄,血管看起来很薄也是这个原因。
表皮因年龄、环境等原因其新陈代谢周期从28日~3个月不等,而真皮的新陈代谢最迟也要3~5年。
但是,当出现创伤等病态状态时,细胞分裂会更加活跃。
3、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来源于中胚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与真皮无明显界限。其上接真皮,下与筋膜、肌肉腱膜或骨膜相连,也常称为浅筋膜。
此层内含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通过血管可以将营养物质运输到皮肤。
在皮下组织中,皮下脂肪可以缓冲外界机械刺激并使皮肤易于活动,并由于难以传递热量而起到隔离和保留热量的作用,具有防止体温下降的作用。
皮下组织的厚度随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而有较大的差别,一般以腹部和臀部最厚,脂肪组织丰富。
脂肪组织对皮肤的外观也非常重要,适量的皮下组织可以产生身体线条和皮肤紧致度,但是如果过多增加脂肪,将变得肥胖,肥胖造成的皮下脂肪的过度沉积则影响形体美。
4、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是胚胎发生中由表皮衍生而来,主要包括毛器官、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
皮肤附属器对维持正常的皮肤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本网站内的全部内容、信息,我们尽可能刊登正确的信息,但不一定保证其完全地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最新性等。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因本网站内的信息所遭受的任何损失都不承担责任,请您谅解。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